圖片取自GQ

 

 

我不懂身邊台灣人對於Angelina切除乳房的反應。美國人的反應多半是「感謝妳的分享,妳好勇敢」,台灣人卻是無禮的反應如「她瘋了嗎」「她有病」「她果然很極端」。是因為不瞭解機率論也不尊重他人的理性選擇,才會說這樣的選擇「極端」嗎?

 

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「她切掉胸部好可惜」。可惜甚麼呢?可惜了一個名勝是嗎?那可是另一個人類活生生的生命。人們習慣把女性的身體當成公共財,當成玩賞物,任意加以評論或嘲笑,但從來沒有想過,那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。

 

現代醫學本來就是一連串風險和機率的選擇,隨著技術進步,結論也有可能被推翻,可謂摸著石頭過河,但所有醫學選擇本來就是「事前機率」,永遠所知有限、結果未定,這是我們做決策時無可奈何之處。乳房切或不切,都是個人選擇,都有其道理,也都是可以反省的。

 

但我搞不清楚的是,台灣人的種種行為實在太不一致了,如果這是出自於自己對機率和成本權衡後的選擇, 那沒話說,但對於很多台灣人顯然不是這樣。就拿唐氏症做例子,台灣人大多不能忍受1/525的唐氏症機率,都會堅持要做羊膜穿刺,宣稱不能忍受那1/525=0.19% 的可能會得到一個唐氏症小孩;但同時,卻對87%的癌症機率說不可以切乳房, 你切了就乳房是有毛病, 你應該要賭賭看?0.19% v.s. 87%,這要怎麼說?

 

台灣人的評論都充滿了任意干涉/評判他人的意味, 用英文說就是judgemental, 你可以聽了以後說"要是我才不會去切"(屬於純粹個人想法陳述),也可以像美國人一樣說"謝謝你的分享"(背後隱含的是尊重), 而不是對這種攸關生死的個人選擇妄加評斷, 例如說他人[瘋][極端]之類的,我想問說難道你就很清醒嗎?我敢打包票,如果今天胎兒檢測增列BRCA1基因項,一定有一堆台灣父母在驗出來以後就要求把胎兒拿掉。

 

泛科學有一篇由家醫科醫生執筆的好文( http://pansci.tw/archives/41873), 說明台灣人和此基因的鄉關性不高,不必過於恐慌。我想台灣人大概不清楚, 某些非亞裔也非盎格魯薩克遜人的人種, 得乳癌的機率有多高,多麼普遍與防不勝防。這些年我在美國看到好幾個例子,都是很年輕,生活習慣良好,天天慢跑,多吃蔬果,但是有家族病史,可能也有同型基因,三十左右莫名其妙就發病了。在這種狀況之下,個人選擇的預防性切除,跟智齒會增加蛀牙或發炎機率所以預先拔掉智齒有甚麼兩樣?又跟割盲腸或割包皮有甚麼不同?

 

當然,在機率上,還有一個有趣的點,我們該比較的,或許不是87%和13%,而是87%的未手術罹病率, 和一但發病馬上切除的治癒成功率。如果一發病馬上就切除的治癒率很高,那或許不必進行預防性醫療。如果今天乳癌初期發現的治癒率達到75%(這個數字並不誇張),考量到乳房重建手術帶來額外的適應成本,這就變成85%和75%外加免除重建成本的權衡,比數很相近,我想我不會做這個切除手術。不過,也有人提到, 這個預防性手術其實還有相當強大的心理效果,這樣的心理效果(免於時時刻刻對於癌症的恐懼)或許也是無價的。

 

在醫學上,這種機率計算是否可靠,仍然有爭論, 一樣要回到我說的, 這只是個人面對不確定性時, 主觀效用的取捨, 但我覺得受不了的是, 有許多台灣人抱持著義和團的想法, 我們是要反省過度醫療沒錯, 是要警覺醫療是否真的必要,但許多人喜歡用一種「反正醫療通通都是掌控你的身體」這種論調,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的發言,事實上抹煞了女性真的需要醫療協助的事實,看似進步的言論, 卻才是歧視與不平等的幫兇,類似極端的論調諸如「婦產科醫生宰制女人的生育」,卻無視產婦死亡率是以前的八分之一的事實, 我覺得這種態度很反科學, 而且很反女性。

 

有許多人譴責基因公司趁機獲利,事實上,任何投入先期研發的公司,在產品成熟期賺取經濟租,或許沒有甚麼錯。我們可以期待需求推動的技術進步, 使它價格下降的那一天到來, 在此之前,附得起這套價昂服務的人, 並沒有什麼錯,甚至因為他們的引起討論, 或可讓平價的未來早日實現。如果你得了一種見商就反、見利潤就渾身不舒服的病,阻止有能力增進人類福祉的人得到報酬,扼殺社會上所有人創新的誘因,寧願整個社會落入均貧的結果,並不是甚麼多進步的事情。

 

這並不是鼓吹所有有乳癌家族病史的朋友都去切一切,正好相反,我說的是,這必須是個人衡量風險和成本之後的選擇,更何況有家族病史並不代表一切,重要的是BRCA1基因。當然接下來我們會有另一個問題:如果有一天,保險公司可以全面要求我們繳交基因報告的時候,又該怎麼辦呢?基因天生缺陷的人可能就此被排除在醫療保險之外。而如果有一天,胎兒檢測可以檢測出這型基因,你又會怎麼做呢?

 

沒有決定是簡單的。也沒有人的身體應該是被拿來嘲笑或賞玩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ch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