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圖片來源: 我, 攝於波士頓港口)

 

其實,我一直對於那種在異國旅行或生活一段時間、就自認是「該國達人」的角色感到很不耐煩,因為要融入另一個文化脈絡是如此不容易,而每個人的所見所聞都深受自己的階級或生活所限制,注定了瞎子摸象的命運。例如許多台灣留學生便言之鑿鑿地宣稱波士頓是個很「白」的城市,其實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到過波士頓的黑人、亞美尼亞、猶太裔、波多黎各裔等等的住宅區;就連居住在波士頓三代的美國人,也不瞭解為甚麼恐怖攻擊會發生在自己家後院。代言人的姿態是可笑的,而且也不是我的專業。所以這只是分享而已。

 


 

恐怖攻擊後的治癒旅程 (長版,簡短版登於4/22蘋果論壇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forum/20130422/34968706/

劉玉皙

 

前天接到一封信,來自我以前的美國學生,她是我在波士頓第一年當講師時的大學部學生。她非常努力,我甚至還記得她的成績。她寫信來是為了募款──原來,在波士頓爆炸遇難的那位八歲男孩,是她恩人的兒子。她的恩人失去兒子,妻女重傷,精神打擊很大。她信裡說,這位恩人是了不起的人,他的家庭是了不起的家庭,而全賴這位恩人的提攜,我的學生找到了她第一份白領工作。

 

我的這間大學並非哈佛或麻省之流,也不是中產或富家子弟居多的波士頓大學,而是一間地方性學校,許多學生處於弱勢社經地位,學生一面念書,一面為了三餐和房租奮鬥。對他們而言,大學學歷是美國夢的具體表徵、是翻身的希望。我花了超過學校要求五倍十倍的時間在這些學生身上。謝謝這些學生,他們也給我了許多珍貴的回應,讓我在波士頓這個異鄉有了歸屬感。他們最大的夢想就是找到理想的工作。如果我曾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,那麼,幫助我學生找到工作的人,就像是幫我小孩找到工作的恩人。

 

這是第二位跟我人際網絡交集的爆炸遇難者。第一位有所交集的,則是那位中國女留學生。波士頓並不像一個疏離的大都會,而更像個小鎮,雖是多族裔的都會,但各社群的異質性沒有紐約那麼高,所有的人都彼此相連。我們對於死亡和暴力的感受,總是受到自己所處社會網絡的牽引,使得我們對某些人的死亡更有感觸,而對網絡之外的死亡較為無感。我們可以檢討媒體聚焦比例的偏頗,但不必把這當成是帝國主義的表徵,也不應該聲東擊西,認為A死亡比B死亡更有價值或更正義。

 

正因社會網絡如此緊密,波士頓人的心情是如此困惑。嫌犯兄弟已在波士頓十年,哥哥是綠卡居民,弟弟是國民。所謂的恐怖份子,並不是語言不通的異邦人,而是看似平凡和善的鄰居、同學、隊友,就在你我之中。我的美國朋友感到很震驚,發現他跟嫌犯一樣,曾尋求同一位歷史教授的引導,探討自己的文化與認同。另一位朋友跟嫌犯先後參加同一間拳擊俱樂部,而他熱愛波士頓馬拉松。而當我讀著那位十九歲嫌犯的生平,我實在無法分辨他跟我那些學生有甚麼不同:我的許多學生跟他一樣是「1.5代」移民,非基督教,帶著父母的夢,小學時登陸美國,聰明伶俐、喜好運動、懷抱夢想。被害人和加害人在同一個社群裡。所以,這次攻擊的本質跟九一一完全不同,絕對無法相提並論。

 

如果我們一直把恐怖份子描述成跟常人不同的怪物,那不見得會對我們的安全有所幫助,反而只是阻止了我們深入了解其過程和動機,阻止我們了解常人與兇手之間幽微的界限,讓我們無法預防同樣事情再度發生。

 

打從爆炸案一發生, 一般推斷就認為這是波士頓本地的極端分子所為。他們攻擊的目標包括波士頓馬拉松、甘迺迪圖書館、麻省理工、哈佛廣場,都是自由、多元、開放的精神象徵,只有在地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微妙意義。這些並不是美國愛國主義的精神堡壘,跟中東或穆斯林較為無關。波士頓一向對自己的兼容並蓄和左派精神頗為自豪,族群關係也沒有其他都會緊張,為甚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,波士頓人必須要展開一個治癒與反省的旅程。

 

因此,逮捕並不是事件的結束,而是開始。審判的過程,將會挑戰人們對於正義、族群、多元的定義,這將決定整個社群如何被治癒。即使到了現在,媒體仍然堅持稱呼兄弟倆為「嫌犯」,而非殺人魔;波士頓在地報紙也嚴正檢討,全民緝凶的過程是否造成對少數族裔的歧視。另一個檢討焦點則是:在逮捕嫌犯時,警方是否已依一般程序宣讀嫌犯的權利宣言。在加強國土安全的同時,這些堅守底線的努力應該被重視。聯邦的反恐特別法與麻州法律之間的拉鋸、以及反恐特別法會限縮人權到何種地步,也是今後重點。

 

恐怖攻擊的重點,並不在於它造成多少死傷;它真正可怕的地方,在於它摧毀了多少信念。所以,只要堅持信念不被摧毀,那恐怖攻擊就是失敗的。馬拉松則是一個對比:許多波士頓業餘愛好者參加馬拉松,他們的成功不在於得到多少名次,而在於今天是否跑得比昨天更遠、明天是否比今天堅持得更多,只要不放棄,那就不會失敗,就像信念一般。

 

 

 

 


後記:有人跟我說明,警方和媒體後來已經澄清,甘迺迪圖書館的事故已證明與爆炸案無關。我寫錯了(抱頭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ches 的頭像
    laches

    歧路花園

    lach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